•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
    2. 【夸克·古董勞鑒賞】第二代格林尼治型-“藤壺面”解說

      2024年06月28日 14:19 來源:腕表之家 類型:表家號 作者:一勞永逸

      接下介紹的是格林尼治型Ref.1675的【藤壺面】盤,所謂的【藤壺面】在前面的一些介紹有提到過,指的是古董表的水鬼系列和格林尼治系列全金或者間金款表盤的特征,具體指的是表盤上的立體時標的形狀,由于像海邊寄生的藤壺而在國內得名,表盤顏色分為棕色和黑色兩種。這里簡單的說一下格林尼治型的歷史,它本來的定位是屬于高檔位的運動款,從1958年第一代型號就采用了全金材質來制作也證明了這一點,比起水鬼和迪通拿它更早的采用了全金的素材,由此可以看出格林尼治是運動款中首先追求奢華氣質的先鋒一樣的存在,第二代表款也就是這次介紹的Ref.1675也繼承其奢華的要素,雖然是運動表款卻搭配了紀念型表帶,同時還有間金表款登場,這個在當時也是非常新鮮。這個間金的【藤壺面】在國外被叫做【root beer】,現在的126711CHNR也是跟它一個別稱,不僅有著實用腕表的功能,還有著首飾般的設計,同時還具備了塑膠防風鏡這樣的古董表要素,有著其他表款所沒有的獨一無二的魅力。

      這次主要以1963年至1979年的四位數款式Ref.1675的【藤壺面】版本類型進行分享,總共有五種類型(附帶勞服的交換用表盤)。另外,雖然咋一看沒有區別,但是王冠標志為印刷體的五位數型號,也就是1979年以后生產的Ref.16758、Ref.16753的【藤壺面】版本下次整理好再分享。首先先看看簡單易懂的啞光盤MarkⅡ,它大致存在于1967年至1979年,最常見到的是1967年至1973年的,生產年數很長,提到【藤壺面】的話一般說的就是這個表盤,占整體的40%。特點是【GMT-MASTER】的文字最小,和下面的文字之間的行距比較大。另外,為了單獨看也容易和其他表盤區別開來,【ROLEX】的字母【E】和【X】的距離與其他表盤相比是最遠的。(下圖是與MarkⅢ進行對比)

      下面是MarkⅢ的表盤,它常見于1972年至1979年,占整體的25%。特點是【GMT-MASTER】下面的兩行字中間的空格是對齊的,雖然算不上完全對齊,但對比其他的盤面還是很整齊的,仔細觀察【E】和【Y】、【C】和【C】的位置就能看出來。另外,整體使用了襯線體文字,也就是有描邊的字體,印字濃重清晰的個體居多。此外,黑色的【藤壺面】也是從MarkⅢ開始粉墨登場,不過MarkⅢ的黑色【藤壺面】是非常少見的,可以找到應該是非常幸運的。順便一提,黑色【藤壺面】的表盤質感并不是啞光的,全部是帶有光澤感的加工。

      MarkⅣ之后的【GMT-MASTER】字母【T】和后面的橫杠之間的距離變得短了一些,而且六點鐘位置的【T SWISS T】的字母【T】在刻度的中間。單獨想要看出MarkⅣ的特征時,【ROLEX】字母【E】的中間筆畫橫線比較長,【OYSTER】的字母【S】有稍微向左傾斜,從這兩點可以判斷。另外,【ROLEX】的字體整體來看比較纖細,大致存在于1976年至1977年之間非常短暫,約占整體的15%左右。

      然后是MarkⅤ大概生產于1978年到1979年,與前面的MarkⅣ一樣生產時期短暫,約占整體的15%左右。這個MarkⅤ的特征與MarkⅣ一樣,與MarkⅡ和MarkⅢ不同,【GMT-MASTER】的字母【T】和后面橫杠之間的距離比較短,【T SWISS T】標記的【T】也在刻度的中間位置。MarkⅤ獨有的特征是棕色表盤是像現行款一樣有太陽光線做工的有光澤的表盤,【ROLEX】的字母【E】中間筆畫橫線比較短且上面上面的橫線比較長,勾邊的角度看起來也更接近直角,還有就是【GMT】的【G】上面顯得略微長一些,而且【T SWISS T】的文字也有特點,前面的版本里的字母【I】都是和刻度線重合看不出來的,而MarkⅤ則是特意向右移出來了一點印在了表盤上。

      另外,MarkⅤ其實還有一種,咱們稱它為MarkⅤ-2,它的【SUPERLATIVE】兩行字體窄長,是非襯線的字體。

      再一起看一下勞服交換用的表盤,小編稱它為勞服盤,它與MarkⅤ非常相似,但是【GMT】的字母【G】的形狀和之前的完全不同,不是圓潤的形狀。同時注意的是30分鐘刻度被【SWISS】的文字分開,而原始盤面的刻度是沿著【SWISS】的字母【I】沒有分開。

      最后一起來看看MarkⅠ,它的生產期間是1963年至1968年,現在已經變得非常不容易見到,基本上它沒有間金款只有全金款,經常會提到的辨別方法是【OYSTER】和【PERPETUAL】之間有連接橫桿是其特征。另一個大的區別是表盤有著漆面一樣的光澤,前面提到的MarkⅤ雖然也有光澤,但它們的性質完全不一樣,MarkⅤ是太陽紋做工(即從表盤中心開始向外延伸的放射狀的紋路),而MarkⅠ的光澤是沒有那樣的紋路,只是如同涂了一層薄漆一樣的光澤。表盤上的字體像融合了MarkⅡ和MarkⅢ的字體,如果想靠字體來分辨的話,【GMT-MASTER】的字母【G】是所有版本中能看出來被壓得最扁平的。順便一提,1963年到1964年的表盤六點鐘標記是只有【SWISS】的樣式,1964年以后就是有了【T】標記。

      MarkⅠ的時期可以說是勞力士正在進行各種嘗試的時期,指針和表殼的形狀也都有很多版本。首先它的指針并不是【奔馳針】,MarkⅠ有兩類指針,初期的時候是使用在基礎款上的叫做【阿爾法針】的古董表針,而不同年代的不銹鋼款Ref.1675則采用的是【奔馳針】,所以也不難理解他們對于高端表的意識;后期的表針是【棒形針】,同【阿爾法針】一樣是通常的運動款沒有的,被認為是為了區別化而采用的,這個【棒形針】還有一個別名叫【Concorde】,被叫做【Concorde】是因為1968年的全金格林尼治在傳奇飛機【Concorde】的飛行試驗中試飛員佩戴的是此款手表,在宣傳手冊也有刊登照片,當時刊登的格林尼治的表針既不是【阿爾法針】也不是【奔馳針】,而是使用了【棒形針】的版本,由此它被叫做了【Concorde】。關于表殼,初期是沒有表冠護肩的,后期是表冠有護肩的,對于認為Ref.1675都是有護肩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違和感,但是全金款在1966年以前是存在無護肩的。關于MarkⅠ的表針、表殼、SWISS標記和年代規則,這里附上一個易于了解的圖片,順便再整理了一下MarkⅠ以后的簡圖。

      關于Ref.1675【藤壺面】,這是目前小編所知道整理的一些信息,古董表由于信息更新等原因,所以有信息差異是正常的??赐晟厦孢@些,想必大家也了解到了格林尼治作為奢華運動款的先驅,是具有革新意義的腕表了吧。從以前開始關于間金款的評價就很兩級化,也是非常體現個人喜好的款式,但是最近以迪通拿的真力時機芯為首的間金款再次受到關注,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支持,在時尚界也是備受矚目。以上就是對古董表的二代格林尼治型【藤壺面】的介紹,希望對未來正在考慮同款的朋友們有些參考價值,歡迎大家友好分享交流?? 不喜勿擾!

      聲明:本文為腕表之家自媒體平臺“表家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腕表之家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為本文評分

      我來寫評論

      我來寫評論
      提交評論

      最新評論

      下載APP
      關注微信
      分享 更多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国产久热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